10月30日,揭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揭阳市政府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现场,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询问,揭阳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等有关部门诚恳应询,逐一回答。据介绍,此次专题询问是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个专题询问,是揭阳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监督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会议现场
聚焦产业布局与载体建设,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揭阳市紧扣“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全力推进“一化一海五优特”七大产业集群建设。在揭阳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中,揭阳市有关部门详细阐述了在产业谋划、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点举措与进展。
在重点产业谋划方面,揭阳市发改局表示,正结合资源禀赋围绕“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梳理谋划重点项目。其中,巨正源(揭阳)新材料基地、粤东海上风电等一批投资额大的产业项目将成为未来五年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揭阳将围绕“十五五”重点项目,切实强化项目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成投产,为揭阳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园区提质增效方面,揭阳市工信局指出,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已形成“1+7”园区发展格局,指导各园区明确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同时,突出链主带动,以中石油广东石化、国电投海上风电等项目为龙头,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集聚。1月-9月,揭阳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70.59亿元,占全市67.6%。
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揭阳市农业农村局针对自然条件制约,通过发展抗风浪桁架式网箱(如“龙宫号”)、优化海域空间规划、补齐种业和冷链物流短板等措施加快推进。目前,“龙宫号”已完成首批鱼苗投放,并正规划建设揭阳市海洋牧场产业园。
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揭阳市自然资源局介绍,全市已实施“工改工”项目81宗,面积超2500亩,并已纳入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下一步将强化政策推广,摸清底数,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用地转型升级。

专题询问现场
强化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揭阳市科技局提出系列措施:深化校地合作,实施人才计划,引进高端科研团队;推动榕江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中试基地布局,扶持龙头企业申报重点科研项目,推动成熟成果产业化;联合金融部门实施“科金赋能”行动,建立科创企业“白名单”机制,强化金融支持。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方面,将推动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全面优化提升创建指标。
在培才引才方面,揭阳市人社局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系列招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揭阳技师学院扩建、建设博士工作站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5.39万人。
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效能,保障项目落地
在数字化政务服务方面,揭阳市政数局正依托“粤商通”“粤省事”等平台优化涉企服务,推动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幅压缩企业开办、工程审批时间。同时,应用大数据搭建“一化一海五优特”专题场景,为产业决策和聚集提供数据支撑。
在提升审批效率方面,揭阳市发改局通过高规格领导小组、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文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产业金融服务等举措,正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在招商引资机制完善方面,揭阳市招商引资办指出,将针对传统产业招商精准度不足、协同联动存在壁垒、项目全周期服务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建立“两图两库”实施精准招商、构建全市一体化协同联动机制、健全“全周期”项目服务指引及“一事一议”等方案,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服务产业集群建设。
此外,在推动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方面,揭阳市商务局通过举办系列对接活动、引入头部电商平台与选品中心、分区引导产业聚焦、打造特色电商集聚区等举措,助力“揭阳制造”开拓市场。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并不止于‘答’,其成效关键在于询问之后的后续跟踪、精准督办和扎实落实。” 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熹在讲话中强调,要把专题询问作为推动工作持续深化的良好契机,一鼓作气、齐心协力抓好“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不断巩固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