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周健:推动炼化产业更加智能化、绿色化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09 17:21 浏览次数:464 【字体:

炼化产业,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汽油、煤油、柴油等各种炼油产品和化工原料、产品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中国炼化产业历经数十年的稳健增长,现已成为全球石化领域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健说。

深耕石化行业30多年的周健表示,要推进炼化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与绿色化转型,实现双轮驱动、相互促进,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加智能、绿色的未来迈进。

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设备智能化改造

周健指出,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展,中国炼化产业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仍然遭遇了多重挑战。“数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现有设备与新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专业人才的短缺,以及行业内对智能化转型价值的认知差异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障碍。”周健表示,面对这些挑战,产业内的参与者需要共同努力,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并深化对智能化转型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迈进。

周健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可以牵头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流程,推动国家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帮助炼化企业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统筹炼化行业央企“三桶油”引领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中石油的昆仑大模型、长城大模型和中海油的海能大模型共建共享,在行业内开放使用,为国内炼化企业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周健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发布相关政策指南,支持炼化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对于需要更新换代的老旧设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企业的升级改造成本,加快智能化工厂的建设进程。此外,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炼化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关系,共同设计适应人工智能与炼化行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开设针对性课程,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炼化产业快速推广储备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绿电+储能”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发展绿色电力,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目前炼化企业中的大型机组,普遍依赖蒸汽驱动,导致整体电气化率较低,且关键设备改造还面临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周健提到,新能源发电方式,如太阳能和风能,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为了确保炼化企业的稳定运行,必须配套相应的储能设施来平衡供需。

为推进在炼化企业中推广使用绿色电力,周健表示,需要从技术改进、政策支持以及市场机制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建议对现有设施进行电气化改造,增加绿氢的应用比例,通过政策激励鼓励绿色能源的使用。”周健说。

周健表示,政府可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不仅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如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措施,还应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鼓励炼化企业积极推动关键设备的电气化改造。

“建议构建‘绿电+储能’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周健说,通过建立包含先进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在电力过剩时存储绿电,并在电力短缺或电网波动时释放使用,从而有效平衡电网负荷,提升供电稳定性。此外,集成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的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生产和消耗情况,优化能源分配,预测用电需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调整储能和释放策略,最大化提高绿电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优化成品油出口配额鼓励能源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成品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性物资,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以及工业生产中。“国家采取配额政策对成品油出口进行管理,在保障国内成品油供应稳定、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炼油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健表示,从全球来看,未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快,电动替代方面存在电力不足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制约,成品油需求将不断增长。

周健提出,可以优化并调整现行的成品油出口配额措施,依据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设定三类指标:支持类、控制类与禁止类,对于能耗低、污染排放表现优异的企业,放开成品油出口限制,可采用备案制进行监管。“通过鼓励优质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又有效控制污染与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下的经济效益提升。”周健说。

此外,周健表示,为形成出海合力并有效管控国际市场风险,建议由国营贸易公司统一代理有资质的炼化企业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避免多头对外造成的市场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