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揭阳古城风貌带提升进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古城保育活化中的监督推动作用,7月10日,榕城人大西马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内市、区二级人大代表,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聚焦元鼎路、打铜街、火烧地街古城风貌带提升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等方式,为风貌带提升建言献策,助推“百千万工程”、古城保育活化落地见效。
代表们首先来到元鼎路现场,实地察看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的施工进度、风格设计及整体效果。通过听取属地社区有关单位介绍、走访商户住户,详细了解改造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和情况。人大代表们对元鼎路外立面改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外立面改造既提升了沿街环境颜值,又注重延续街区历史脉络,为后续引入多元业态、推动街区功能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周边居民营造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后,代表们实地察看了打铜街。打铜街骑楼沿街立面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特色,除采用近代西洋建筑材料“红毛灰”砌筑砖墙外,部分外立面还使用传统木板构造,形成了与其他地区骑楼相区别的独特样式。修缮后的打铜街已恢复古朴风貌,整体环境呈现出水城韵味。代表们指出,要结合骑楼风格特点及修缮后的风貌,统筹推进周边环境整治,规范沿街业态布局,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历史风貌造成破坏,保持区域整体协调性。
在火烧地街,代表们深入走访调研,重点了解了古城风貌提升工程涉及的拆迁范围、进度及群众反馈等情况。代表们明确指出,征迁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古城保护活化大局,必须坚守政策法规底线,同时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根本落脚点。要始终将征迁对象视为家人,精准掌握每一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政策框架内全力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既确保政策执行的刚性,又体现民生关怀的温度,为古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中,代表们围绕古城风貌带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展开讨论,结合古城保育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品牌打造、多元化业态植入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一要加强对古城街区的联动规划,常态化开展具有揭阳特色的文化活动,做好古城古迹与当地非遗的发展融合,避免同质化建设,保留古城“烟火气”;二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好揭阳古城故事,展现揭阳历史人文;三要加快迁移古城内微小作坊,保障古城区域内生活生产安全;四要关注征收拆迁对象中弱势群体救助,发挥社会力量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推进古城建设与民生福祉共同发展;五要持续深耕历史文化资源,让古城风貌带成为展示城市底蕴的“名片”和惠及民生的“风景线”。
接下来,人大西马街道工委将紧扣“百千万工程”专题,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参与学习研讨、专题调研、实地视察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在工作推进中的监督促进作用。通过精准发力,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人大新担当、实现新作为。